生物樣品的采集方法介紹
生物樣品涉及復(fù)雜的基體,這些基體既有固態(tài)的也有液態(tài)的,包括所有的水生或陸生動、植物。形態(tài)分析有時針對整個生物體,有時是其中的一部分器官或組分,有時則只測定排泄物。在環(huán)境分析中,生物樣品主要包括魚類、果殼類、海藻類、草本植物、果實、蔬菜、葉子及其動植物樣品。在職業(yè)健康研究中,主要研究人體組織、頭發(fā)、汗液、血液、尿樣和糞便等。
生物樣品的采集關(guān)鍵在于防止樣品的沾污,對于金屬元素的形態(tài)分析,應(yīng)該避免使用金屬刮刀、解剖刀、剪刀、鑷子或針等。實驗室用的硼硅玻璃器皿,聚乙烯、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以及石英器具等可以代替上述金屬制品。處理樣品時,不要直接用手接觸,而應(yīng)戴塑料手套,帶粉末的如滑石粉等應(yīng)注意沖洗干凈,因這些粉末往往帶進鋅和其他金屬。在實踐中,金屬刀片和活檢用的針頭不可避免地要用于樣品處理,雖然這些刀具會帶來一定的金屬沾污,但比石英或玻璃刀具要方便和有效得多。研究表明,使用不銹鋼刀具處理活檢組織,可能帶入3ng·g-1Mn、15ng·g-1Cr和60ng·g-1Ni,如果研究上述金屬元素在生物體中的濃度和形態(tài),不銹鋼刀具顯然是不合適的。
研究人體血清中的微量元素,有時含量相差很大,這除了分析方法和個體差異以外,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采樣時的污染。有研究表明,在不銹鋼針頭采集血液樣品時,前20mL中鐵、錳、鎳、鈷、鉬、鉻的含量明顯增高,銅和鋅的含量沒有什么變化。由于這個原因,最好用聚四氟乙烯或聚丙烯導(dǎo)管替代。
灰塵是生物樣品中鋅、鋁和其他金屬元素污染的主要來源。在體液等樣品采集中應(yīng)該避免帶入灰塵。尿樣也極易帶入灰塵,所以采樣時必須加倍注意,接收在帶蓋的、用酸沖洗過的聚乙烯瓶子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