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NA的生物合成-- 轉錄作用
網(wǎng)絡 ?
?
第十七章 RNA的生物合成
(The Biosynthesis of RNA)
執(zhí)行生命功能、表現(xiàn)生命特征的主要物質是蛋白質分子。DNA貯存著決定生物特征的遺傳信息,只有通過蛋白質才能表達出它的生命意義,直接決定蛋白質合成及蛋白質特征的不是RNA而是DNA,因而人們確定DNA是遺傳信息貯存者后就推測DNA是通過RNA去決定蛋白質合成的。50年代末RNA聚合酶的發(fā)現(xiàn)開始證實了這一推測。
以DNA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稱為轉錄(transcription)。轉錄是生物界RNA合成的主要方式,是遺傳信息朋DNA向RNA傳遞過程,也是基因表達的開始(圖17-1)。轉錄也是一種酶促的核苷酸聚合過程,所需的酶叫做依賴DNA的RNA聚合酶(DNA-dependent RNA polynerase ,DDRP)。轉錄產(chǎn)生初級轉錄物為RNA前體(RNa precursor),它們必須經(jīng)過加工過程變?yōu)槌墒斓腞NA,才能表現(xiàn)其生物活性。
圖17-1 Expression of genetic information by transcription.[Note:RNAs shown are eukaryotic.]
?
第一節(jié) 轉錄作用
RNA的轉錄合成從化學角度來講類似于DNA的復制,多核苷酸鏈的合成都是以5’→3’的方向,在3’-OH末端與加入的核苷酸磷酸二酯鍵,但是,由于復制和轉錄的目的不同,轉錄又具有其特點:(1)對于一個 基因組 來說,轉錄只發(fā)生在一部分基因,而且每個基因的轉錄都受到相對獨立的控制(圖17-2);(2)轉錄是不對稱的。(3)轉錄時不需要引物,而且RNA鏈的合成是連續(xù)的。
一、依賴DNA的RNA聚合酶
真核和原核細胞內(nèi)都存在有DDRP,迄今發(fā)現(xiàn)的DDRP的有以下特點:①以DNA為模板;在DNA的兩條多苷酸鏈中只有其中一條鏈作為模板,這條鏈叫做模板鏈(template strand),又叫做無意義鏈。DNA雙鏈中另一條不做為模板的鏈叫做編碼鏈,又叫做有意義鏈,編碼鏈的的序列與轉錄本RNA的序列相同,只是在編碼鏈上的T在轉錄本RNA為U,由于RNA的轉錄合成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而進行的,所以這種轉錄方式又叫做不對稱轉錄。②都以四種三磷酸核苷的底物,原料;③都遵循DNA與RNA之間的堿基配對原由,A=U,T=A,C=G,合成與模板DNA序列互補的RNA鏈。④RNA鏈的延長方向是5’→3’的連續(xù)合成。⑤需要Mg2+或Mn2+離子。⑥并不需要引物。RNA聚合酶缺乏3’→5’外切酶活性,所以沒有校正功能。
圖17-2 細菌染色體上幾個基因轉錄的方向及所用模板
RNA聚合酶催化下列反應:
大腸桿菌RNA聚合酶的研究得比較透徹的,這是一個分子量達50多萬,全酶由五咱亞基組成,去掉δ亞基的部分稱為核心酶,核心酶本身就能催化苷酸間磷酸二酸鍵形成。利福平和利福霉素能結合在β亞基上而對此酶發(fā)生強烈的抑制作用。β亞基似乎是酶和核苷酸底物結合的部位。細胞內(nèi)轉錄是在DNA特定的起始點上開始的,δ亞基的功能是辨認轉錄起始點的。β’亞基是酶與DNA模板結合的主要成分。α亞基可能與轉錄基因的類型和種類有關。
表17-1 大腸桿菌RNA聚合酶
亞單位 分子量 亞單位數(shù)目 功能 α
β
β
δ 36512
150618
155613
70263 2
1
1
1 決定哪此基因被轉錄
與轉錄全過程有關
結合DNA模板
辨認起始點
真核生物中已發(fā)現(xiàn)有四種RNA聚合酶,分別稱為RNA聚合酶Ⅰ、Ⅱ、Ⅲ和線粒體RNA聚合酶,分子量大致都在50萬道爾頓左右,它們專一性地轉錄不同的基因,因此由它們催化的轉錄產(chǎn)物也各不相同。RNA聚Ⅰ合成RNA的活性最顯著,它位于核仁中,負責轉錄編碼rRNA的基因。而細胞內(nèi)絕大部分RNA是rRNA是RNA。RNA聚合酶Ⅱ,位于核質中,負責核內(nèi)不勻一RNA的合成,而hnRNA是mRNA的前體。RNA聚合酶Ⅲ負責合成tRNA和許多小的核內(nèi)RNAs。鵝膏蕈堿是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特異性抑制劑,三種真核生物RNA聚合酶對鵝膏蕈堿的反應不同,見表17-2,原核生物靠RNA聚合酶就可完成從起始、延長、終止的轉錄全過程,真核生物轉錄除RNA聚合酶外還需另一此叫做轉錄因子的蛋白質分子參與轉錄的全過程,見后敘。
表17-2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
種類 分布 合成的RNA類型 對α-鵝膏蕈堿的敏感性 Ⅰ
Ⅱ
Ⅲ
Mt 核仁
核質
核質
線粒體 rRNa
hnRNA
tRNA,5sRNA
線粒體RNAs 不敏感
低濃度敏感
高濃度敏感
不敏感
二、RNA的轉錄過程
轉錄的主要過程見圖17-3,為研究和敘述方便,可將RNA合成分為識別與起始、延長和終止三個階段。
圖17-3 轉錄的主要過程
(一)識別
轉錄是從DNA分子的特定部位開始的,這個部位也是RNA聚合酶全酶結合的部信這就是啟動子。為什么RNA聚合酶能夠僅在啟動子處結合呢?顯然啟動子處的核苷酸序列具有特殊性,為了方便,人們將在DNA上開始轉錄的第一個堿基定為+1,沿轉錄方向順流而下的核苷酸序列均用正值表示;逆流而上的核苷酸序列均用負值表示。
對原核行物的100多個啟動子的序列進行了比較后發(fā)現(xiàn);在RNA轉錄起始點上游大約-10bp和-35bp處有兩個保守的序列,在-10bp附近,有一組5’-TATAATpu的序列,這是Pribnow首先發(fā)現(xiàn)的稱為Pribnow框,RNA聚合酶就結合在互部位上。-35bp附近,有一組5’-TTGACG-的序列;已被證實與轉錄起始的辨認有關,是RNA聚合酶中的δ亞基識別并結合的位置。-35序列的重要性還在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啟動子的強度。
由于RNA聚合酶分子很大,大約能覆蓋70bp的DNA序列,因此酶分子上的一個適合部位就能占據(jù)從-35到-10序列區(qū)域(圖17-4)。
圖17-4 Structure of the prokaryotic promoter region.
真核生物的啟動子有其特殊性,真核生物有三種RNA聚合酶,每一咱都有自己的啟動子類型。以RNA聚合酶Ⅱ的啟動子結構為例,人們比較了上百個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的啟動子核苷酸序列伯發(fā)現(xiàn);在-25區(qū)有TATA框,又稱為Hogness框或Goldberg-Hogness框。其一致序列為T28A97A93A85A63T37A83A50T37,基本上都由A,T堿基所組成,離體轉錄實驗表明,TATA框決定了轉錄起點的選擇,天然缺少TATA框的基本可以從一個以上的位點開始轉錄。在-75區(qū)有CAAT框,其一致的序列為GGTCAATCT。有實驗表明CAAT框與轉錄起始頻率有關,例如缺失GG,兔子的β珠蛋白基因轉錄效率只有原來的12%(圖17-5)。
圖17-5 Eukaryotic gene promoter se
? ?
?
- 人激肽釋放酶6(KLK-6)酶聯(lián)免疫分析(ELISA)
- Chiral PNAs with Constrained Open-Chain Backbones
- Construction and Screening of Cosmid Libraries
- 腦代謝的某些特點
- Studying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DNA-Binding Activity of FoxO Transcription Factors, Downstream Effectors of PI3K/Akt
- 條紋蘋果
- Quantitative In Vivo Imaging of Non-viral-Mediated Gene Expression and RNAi-Mediated Knockdown
- 含硫氨基酸的代謝
-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庚型肝炎病毒抗體的檢測
- 常用貯存液的配制之30%丙烯酰胺溶液